世上男中音很多,男中音明星卻相對少有。男中音能成歌劇頭牌,甚至唱貝爾格十二音列歌劇《伍采克》(Wozzeck)也能全場賣光的,更是鳳毛麟角。但是至少在英國,金利賽德(Simon Keenlyside)就是如此罕見例子。
這絕非浪得虛名。金利賽德聲音好,頭腦也好;我聽過他唱英、法、德、義各國語言,全都咬字清晰且詮釋精確,是嚴謹自律的智慧型演唱家。但在唱技之外,金利賽德還有其他歌手望塵莫及的本領:他演技出色還矯健靈活,不但跑跳拋接易如反掌,更不吝惜展露猛男身材讓觀眾瞠目結舌,堪稱十項全能。
想水到渠成 必不辭涓滴細流
究竟是什麼樣的訓練,才能造就出這樣的歌唱家?音樂學院雖然提供戲劇指導,難道也開設健身課程打造肌肉線條?看看金利賽德的學經歷,答案卻再也清楚不過———雖然從小在兒童合唱團學唱,基於對鳥類的熱愛,他在劍橋大學主修人類學和動物學,之後才專研聲樂。念書唱歌之外,金利賽德也參加橄欖球隊與跑步社團,讀書與運動至今都是不變的生活娛樂。
就現今成果來看,金利賽德所有學習無一不幫助他成為全面歌劇人才。但我絕對相信,他當初並非出於功利思考,為獲得分析歌詞音韻的智慧才鑽研人類學與動物學,為擁有傲人身材身手才在球場與跑道上鍛鍊。金利賽德之所以傑出,在於他珍惜每一個學習機會,順應興趣而以學習增進自己的能力。當他最後決定成為專業歌手,那些來自課堂與操場的知識與技能,也就和他一起在音樂廳與歌劇院發光發熱。
若想水到渠成,必先不辭細流。「修這門課,又有什麼用?」許多學生與家長眼中只有短線功利考量,連大學教育甚至都被視為技職訓練。然而教育的可貴或許從來不在學以致用。無論所學為何,藉由嚴密的知識系統培養理性分析,最後自能觸類旁通,在繽紛事物中看出共通之道。
價值與意義 非當下可以評斷
即便是音樂這門養成教育甚為漫長,許多樂器更需從小訓練演奏技巧的學科,太多知名音樂家也非只修音樂一科,甚至還非「科班出身」。想當指揮家,應該念音樂而非心理,但看看呂紹嘉,誰又能說他真的曾經誤入歧途?站在指揮台上當然要有指揮技巧,但一位台灣音樂家能夠帶領德國樂團演奏貝多芬,教導法國樂手表現德布西,還能讓人心悅誠服,關鍵或許就在那些音樂學院沒教的事情裡。
劍橋大學有歷史悠久的音樂系,但在今年逍遙音樂節八百歲校慶音樂會上引吭高歌的代表,卻是動物系畢業的金利賽德。台灣大學甚至沒有音樂系,竟也出了呂紹嘉這位傑出校友。人生可沒有加退選;別以當下時空考量任何一項知識是否有用,更不要驕傲地宣判任何一門學問的價值與意義。謙虛認真,你終會擁有自己的舞台。
(作者為倫敦國王學院音樂學博士候選人)
【2009/10/10 聯合報/焦元溥】
留言列表